.

全国热线:
17767166626

联系方式:
471893552

联系方式:
471893552@qq.com

仝山教育2016冲刺背诵版-马原-张俊芳

发布时间:2016-07-19

https://img3.epanshi.com/14499/news/simg/s-5af15d421084b.jpg

 

2016考研政治冲刺重点背诵版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6马原冲刺重点总结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这是一脉相承的表现;

3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

2016马原冲刺重点总结 第二章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1、世界的物质性

(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关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度。联系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友情链接: 仝山考研
Copyright @ 2018 www.hztongsh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 杭州仝山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03152号-1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象山国际艺术区1幢2单元704-705室